立足市情深化改革,建立“管办联动”工作机制。结合黄山市体制,自2025年3月起,实行监督管理部门(市公管局)驻场办公,与交易中心一体化运行。聚焦发挥招标投标竞争择优作用,优化招标投标领域制度规则设计,深化平台服务与交易监管联动工作等,印发实施《关于进一步规范黄山市工程建设项目“双盲”远程异地评标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在黄山市房建市政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领域运用企业公共信用信息报告有关事项的通知》等15项工作制度。落实制度规则“目录管理、定期清理、动态调整”机制,聚焦规范性文件清理,促进制度规则长效化,督促全市各级执行。2025年3月以来有效处理投诉10起,切实净化了黄山市招投标营商环境。
常态化推行“双盲+远程异地评标”,着力破解传统评标“熟人效应”。作为全省“双盲评审”六个试点市之一,积极推动实践探索,全市增加双盲独立评标工位35个,配备隔夜评标休息舱8个,在保证评标专家正常交流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人为因素对评标结果的影响。专家随机抽取区域扩大至全省16个地市、2.2万名专家,随机匹配工位,实现评标评审前项目实施主体不知专家在何地评标评审,专家和交易中心不知评何项目。评标评审中,专家在不同地方同时独立开展评标评审,交易中心全程在线见证。专家与投标人之间的“物理隔离”,大大降低了人为干预评标评审过程的可能性,专家独立评标评审,结果更加客观公正。2025年以来服务“双盲”评标评审项目990个,“双盲”工位供给率、“双盲”方式使用率始终保持全省前列,远程评标相关做法在全省公共资源试点推广。
延伸交易,服务科技创新。开设“科技成果转化”专区,集中展示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在我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首页开设“科技成果转化”专区,实现分模块集中展示最新科研成果10项、企业需求5项,为科技成果供需资源互通提供平台,成功架起推动我市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桥梁。联合市科技局、黄山学院、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共同签订《黄山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科技成果转化联系机制备忘录》,持续深化数字化平台建设,优化科技成果转化专区功能和协作机制,拓展校地合作领域,强化转化跟踪服务以对成功交易项目实现 100% 跟踪覆盖。加大典型案例宣传推广、优化服务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高效循环等工作,不断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公共资源交易,助力黄山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为其提供更强支撑。
(办公室 胡正辉)